2022年12月3日,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举办北京大学威海校友线上座谈会,11位在威工作的校友参会,围绕如何通过威海院为威海创造实在收益、促进威海发展为主题进行深度交流。
周力平院长向校友们简要介绍了威海院这一年多的建设情况,以及威海论坛、创业校友威海行、康养新模式等正在筹备和努力推进的近期工作,诚挚邀请大家为威海院的发展出谋划策。校友们先后结合各自在威海的工作体会,从不同角度对研究院的发展提出建议。

2022年校友座谈会合影
校友江玲玲肯定了研究院自揭牌至今不断探索将北大优势资源引入威海作出的积极努力,她介绍了其他单位在威海建设研究院的成功经验,包括建立院士牵头的研究平台、举办高端论坛、拥有常驻威海的研发团队和懂市场运作的专门人员。她建议,北大要充分发挥创业校友的作用,吸引他们来威海发展,特别是发展制造业。
校友吕晓东感谢威海院在寒冬腊月举办校友座谈会,为大家送来温暖。他认为,在目前这个发展阶段,威海院应当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主,促进北京大学与威海政企的互动交流,深化产学研合作发展,助推威海创新创业。他建议,在举办威海论坛时,要考虑密切联系威海实际,要有切实的结合点。
校友夏国强说,威海院要深度挖掘威海政企需求,紧密围绕威海七大产业集群和十大产业链,对接北京大学科研力量和成果,发挥威海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引进人才和孵化科研成果转化。他介绍说,威海已有一批大型高端仪器设备,可以通过整合来共享。
校友刘秀峰分析了威海在康养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优势,认为大健康是一个目前在威海受到重视的领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威海院应当积极引进北京优势医疗资源,助力威海康养产业发展。他建议尽快编制相关调研报告。
校友张书波在发言中分享了建设银行威海分行通过参与产品推介会等方式为威海企业发展服务的经验。他认为,路演等活动将有利于北大科技赋能威海涉海企业,应当推进。同时,他建议威海论坛要考虑对威海发展的实际促进作用。
校友郑艳和苟振红介绍了山东大学(威海)的院系情况,她们表示愿意为威海院与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对接牵线搭桥。
校友王桂华介绍了威海海王医药有限公司在医药、医疗器械等方面的市场优势,希望通过威海院与校内相关领域老师们对接。
校友于小丽邀请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商务局医疗处领导一同参会,在介绍高区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等基本情况后,表示愿意为威海院正在推进与威高集团的科研产业化合作提供深度对接服务,并期待早日能面对面商谈。
周力平、威海院常务副院长王磊、创新平台主任林文翰就大家的建议进行了交流。林文翰介绍了北京大学在医疗、生物医药领域的优势以及与威海的广泛合作空间。大家共同回顾了威海院成立之初构思的发展方向和方式,以及在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了原因,认为目前面临的困难与威海院和相关北大老师们在成果转化方面缺乏经验、平时教学科研工作极度繁忙,以及疫情等客观限制有关。但是,威海院为威海发展贡献力量的初心不会变,将加倍努力,克服困难。
周力平传达了办公例会的决定,为了增进与在威海北大校友联络,发挥威海院作为北大基地的作用,邀请大家周末到威海院图书馆和阅览室开展读书和交流活动,也希望大家为威海院多做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当地合作伙伴。
王磊最后作总结发言,感谢校友为研究院发展建言献策,期待疫去春来,与校友在威海再相会。
本次线上座谈会气氛温馨、热烈,校友们纷纷表示要积聚力量为北大在威海的温馨港湾做出贡献,威海院今后将凝聚校友力量,不断探索,砥砺前行。